最近越来越坚定了要停用Spotify的念头。在国外所有主流音乐流媒体平台中,Spotify对艺术家的剥削可以说是最严重的,而且Spotify CEO一直在为AI军事科技投资,为military-industrial complex的扩张煽风点火。
我试用过Apple Music,虽然音质更好,也能同步本地音乐库,但缺乏很多我想要的功能。市面上的流媒体其实都半斤八两,更何况很多我听的歌根本在任何平台上都找不到。哪怕在平台上能找到,音源也随时可能下架,我实在不想把自己喜欢的音乐寄托在别人的服务器上。
我生长在数字媒体的时代,虽然小时候也听一些磁带,但真正让我爱上音乐的,是CD和网络下载时代的便利。那时候,获取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冒险,尽管当时我没什么版权意识,也缺乏获得正版音乐的正规渠道。现在的我自身和身处的环境都不一样了,我尽可能地支持音乐人:买正版音乐、买实体音乐、看现场演出。我也不想再依赖平台的算法来发现音乐,而是想通过更有人情味的方式:读人类写的乐评、靠朋友推荐、自己去唱片店淘碟和探索。
从前听下载下来的音乐时,因为设备内存有限,每一首歌都很宝贵。而且通常一下就是一整张碟,可以完整地感受到音乐人制作专辑时的构思,而不是像现在歌单和短视频盛行的流媒体时代,大家都习惯了用碎片化的方式去消费音乐。这么多年下来我自己Spotify里不知道收藏了多少首歌,但随机播放的时候我总是切歌,因为很多被我收藏的歌其实并不会给我带来太多情感触动,而我最爱听的歌其实还是多年前自己主动去下载和获取的那些歌。我想找回以前的那种感觉:更有意识地去欣赏音乐,用更多的“意图”去对待和感受音乐,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。
凡事都有取舍。流媒体平台有很多功能确实是本地听歌没有的,我一时半会还不能完全停用Spotify,但已经开始着手重建本地音乐库。写了这么多,我知道看起来有点矫情,但我在音乐(以及其他很多事)上确实比较纯粹主义。学生时代实在没什么钱可以在书影音上肆意消费,但如今有了经济能力,也有渠道可以获得好的音乐,我当然要把钱花在音乐人身上,而不是缺乏道德底线的CEO身上了。
特别特别同意~
而且小时候听歌会把听歌当成一件事来做,听的时候把全部的注意力都给音乐,那种感觉真的太好了。
现在的生活里,其实这样听歌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,音乐更像是一种背景。
我也想试试慢慢建立自己的本地音乐库。谢谢你的分享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