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岁那年发生的很多事在我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,以至于那之后的每一年生日,我都在不断地在与十三岁的自己重新连结和重新告别。 我终于去了我最喜欢的作家Carson McCullers的故乡。Carson的书给青少年时期的我带来极大的触动,我再没有跟哪位作家的文字有那么深的共鸣。在二十九岁的最后一天,我总算完成了盼望了十几年的朝圣之旅。 在Carson的故居,看着她的照片和旧物,我想象着当年她在这里写我最喜欢的书的样子。在她的房间,看着墙上那段我曾经抄下来随身携带多年的文字,我依旧能感受到她和她笔下人物共有的孤独,这种孤独似乎这么多年来从未消失也从未改变。 现在我三十岁了,仍然在听十三岁时喜欢的音乐,仍然经历着和十三岁时相似的挣扎。我还是那么固执,而我的内核也还是和青少年时期无异。无论我身处什么地方,有着什么样的身份,都不会变。 每年我都在告诉自己我需要更勇敢、更从容,可我知道我的内心其实是张蜘蛛网,可以很坚韧,但堆积灰尘后也会一触即溃。这段时间我的精神状态非常糟糕,其实我知道为什么,只是不敢承认。 往年我会写一些积极的话:感激所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人,诸如此类。今年我想说:我的生日愿望是我想爱自己更多一点。我不想丧失我的敏感和感受痛苦的能力,我只希望我能接受这样的自己,赋予自己任何人都无法赋予我的自由。
Sehnsucht
Love is a blessing and a curse.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越来越确信自己在浪漫光谱上属于hyperromantic,而且也愈发觉得,这既是一种祝福也是一种诅咒。我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,但拥有那种超能力的感受,想必和我作为hyperromantic是类似的吧。I experience love so much more intensely than […]